|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馬澤東"的勝利 並不能拯救民主黨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雖然遭到美國總統川普強力阻擊,但是民主黨候選人馬姆達尼仍然在紐約市選舉中勝出。34歲的馬姆達尼成為紐約市史上首位穆斯林和印度裔市長,同時也是紐約市史上第二年輕的市長。不過,也有媒體認為,不能高估了馬姆達尼勝選的意義。


美國紐約時報》11月5日發表題為《馬姆達尼的勝利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重要》的文章稱紐約下一任市長並不能拯救民主黨

文章稱,馬姆達尼的勝選是否意味著民主黨迎來了新的曙光?該報觀點版面的專欄作家多塞特(Ross Douthat)認為並非如此。在本期“有趣時代”節目中,多塞特解釋說,紐約市長辦公室歷來都是“通往虛無之地的跳板”,而非全國政治的先決條件。


多塞特在節目說:“馬姆達尼正式當選紐約市市長,將極左翼的旗幟插上了哥譚市的天空。如果你相信外界的炒作或批評者的擔憂,那麼這位34歲、出生於烏幹達的穆斯林民主社會主義者將重塑民主黨,激發年輕選民的熱情,使社會主義和反猶太復國主義成為主流,並與那位入主白宮紐約人形成鮮明對比。”

他還說:“但我對此表示懷疑。馬姆達尼的勝選很可能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重要。部分原因是,即使在如今這個號稱權力分散的時代,媒體仍然以紐約為中心,往往會誇大紐約市長選舉的實際意義。”


他強調:“另一個原因是,紐約市長一職歷來都只是一個通往虛無之地的政治跳板。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從約翰·林賽到魯迪·朱利安尼再到邁克爾·布隆伯格,這些紐約市的知名市長都被大肆宣傳為擁有全國政治影響力的人物,結果卻在五大區之外都遭遇了滑鐵盧。就在四年前,埃裡克·亞當斯當選市長時,人們紛紛談論他作為一位強硬打擊犯罪的非裔美國人溫和派的獨特形象,認為這或許能讓他成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領袖。顯然,這種說法並沒有奏效,而所有這些人物至少都試圖扮演中間派或溫和派的角色。”




他說:“雖然馬姆達尼當選為一座左翼城市的左翼市長,但認為這能讓他成為民主黨在全國范圍內競爭的典范,就好比認為一位在阿拉巴馬州或艾奧瓦州當選的極右翼共和黨人能為共和黨在搖擺州的競爭提供模板一樣荒謬。這很可能只是一種幻想。”

他還說:“不過,我得承認,馬姆達尼的出現正值民主黨左翼尋求全國領袖之際。因為伯尼·桑德斯不可能永遠活著,而且亞歷山大·奧卡西奧-科爾特斯或其他任何人是否已經准備好接替桑德斯的位置,目前還不清楚。”

他強調:“因此,未來馬姆達尼或許會當選州長或參議員,成為左翼的重要派系領袖,甚至成為整個民主黨的領袖。我想,如果他執政極其出色,甚至可能效仿桑德斯在佛蒙特州伯靈頓這個相對較小的城市成功擔任務實社會主義市長的經歷,這種情況就可能發生。我認為這是證明他具有長期政治意義的最佳例證,但我仍然認為,四年實際執政紐約市更有可能再次證明,為什麼當選市長往往是職業生涯的巔峰,而不是通往比‘大蘋果’(紐約市)更廣闊領域的契機。”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